淡豆豉

 


【来源:药学院   发布日期:2023-03-24   访问量: 】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黑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制法】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性味与归经】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常见食疗方法】

1.葱白豆豉汤

配方:淡豆豉20克,葱白10根,水适量

制法与用法:将葱白切段,与淡豆豉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即可饮用。

功效:发汗、解表,止嗽。

特点:适用于外感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恶寒发热(或微恶风寒);头痛、四肢酸痛、苔薄白、脉浮数,或鼻塞、咳嗽等;妇女妊娠,胎前、产后感冒;虚人风热感冒、伏气发温等病症。

 

2.葱白豆豉豆腐汤

配方:葱白、淡豆豉、豆腐各适量。

制法与用法:葱白切段,豆腐切块,与淡豆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开即可。

功效:疏风散寒。

特点: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者,孕妇、儿童及素体虚弱者外感风寒等。

 

3.葱豉黄酒汤

配方: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

制法与用法:先将豆豉加适量水煎煮约10分钟,再放人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黄酒,趁热服用。每日分2次服。

功效:解表散寒

特点:适用于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