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希望工程项目指引(2020—2025 年)
共青团青基会系统规划指导委员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1-08 访问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寄语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大力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项目指引。
本项目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精神为根本遵循,以 《意见》为行动纲领,以“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 新希望”为工作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形成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的合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的重要要求。
―、编制原则
――坚持育人导向。秉持“助人为要、育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突显新时代希望工程育人功能,将资助青少年的整 个过程变成育人的过程,努力使每一名受助者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助力乡村振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关注城乡青少年的发展差距,深刻把握农村困难家庭青少年从“有学 上”到“上好学”的需求变化,提供经济支持、学习场景、 发展机会等方面的资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青 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突出实践特色。围绕提升育人质量,在学校建设方面聚焦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教育的软硬件一体化,在学生资助方面实现服务、锻炼、引导一体化,更加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实践体验、注重开阔眼界。
――注重赢得人心。项目设计要体现温度,执行过程要贴近人心,后续培养要讲究策略,既让受助青少年充分感受 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又能转化为公益火种的传递者、希望工程品牌的传播者。
——赋能基层建设。建立各级团组织联合发起、劝募、 执行、反馈的项目联动机制,持续向基层倾斜资源,为基层团组织赋能,依托基层团组织联系、服务、引导青少年,使其成为希望工程强大的工作力量。
――着力转型升级。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创新动员方式,将项目设计变成吸纳资源的主要载体,推动品牌营销、 项目运行、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公益效能,充分展现专业性和公信力。
二、项目体系
《意见》明确,针对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迫切需求、 现实困难以及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新时代希望工程大力实施助学兴教、健康守护、素质提升、紧急救助、铸魂育人“五大计划”。围绕这“五大计划”,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各省级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重点实施以下15个项目。
——助学兴教计划
助学兴教是希望工程的事业根基和核心价值。着眼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任务,新时代希望工程实施助学兴教计划,重点推进学校建设、学生资助、校长与教师发展等项目。
项目1:希望小学提质升级项目
项目目标:聚焦提升农村学校育人的软硬件设施,完善同政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相互补充的社会捐资助学模式,推动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更加齐全,实践教育阵地更加完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实现希望小学建设项目提质升级,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助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项目内容:
(1)优化硬件投入方式,加大对农村学校网络基础设施 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投入力度,资助办学紧缺的辅助用房和生活便利化设施建设;
(2)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阵地建设,新建、改建音 体美劳教育设施和团队活动室等思想教育阵地;
(3)搭建教育共享平台,有效对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资助农村学校改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条件。
项目2:希望工程学生资助项目
项目目标:全面完成共青团十八大明确的“资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目标任务,面向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持续提供精准资助,将育人理念贯穿资助全过程, 推动资助成果转化为组织成果和政治成果,帮助受助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项目内容:
(1)提升资助项目。持续实施希望工程结对资助、希望之星、圆梦行动等品牌项目,适当提高资助标准,稳步扩大资助规模,不断丰富资助模式,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切实解 决完成学业面临的经济困难;
(2)延长资助链条。拓展对学生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技能提升等活动的资助服务;建立长期资助机制,完善覆盖 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资助和 服务体系,加强各阶段衔接,为优秀学生提供持续资助;
(3)体现育人成效。积极借助共青团实践育人品牌工作, 为受助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更好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项目3:希望工程农村校长与教师发展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培训交流、资助表彰、支教等形式,提高农村校长、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助 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农 村校长队伍和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农村、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项目内容:
(1)加大农村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学科+素养+ 管理+育人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以线下集训、送教下乡、跟岗研修、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小学骨干校长研修,深化教师培训,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全方位提 升农村校长、教师能力水平;
(2)加强资助表彰。开展“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等项目,对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进行表彰 资助,支持校长、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3)联合专业机构,结合“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项目,招募优秀大学生到偏远农村学校支教,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传播育人理念。
——健康守护计划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的“本钱”。针对青少 年身心健康和权益维护,新时代希望工程着力打造营养健康、 卫生健康、心理健康三大项目。
项目4:希望工程营养健康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希望厨房+营养健康教育+菜园+积极运动”的公益模式,提高农村学校供餐水平,改善农村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提升健康素养,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
项目内容:
(1)为农村学校配备卫生、高效、节能、环保的厨房设备,提供科学合理的厨房设计和运行服务支持,建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现代化希望厨房;
(2)因地制宜,面向农村教师、食堂从业人员和家长开 展营养健康教育,支持学生参与营养课堂、兴趣班等教育实践,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和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
(3)捐建学校菜园,搭建农村青少年劳动实践平台;支持学生每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吃动平衡的现代营养健康理念。
项目5:希望工程卫生健康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环境和重大疾病救助等健康促进举措,关注青少年的卫生健康,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项目内容:
(1)推广“公益资助+医保报销+合作医院减免+家庭自付”的救助模式,帮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罹患重大疾病的青少年及时就医;
(2)面向农村学校青少年开展爱眼护眼健康知识普及, 开展近视防控用品用具资助工作,鼓励加强户外锻炼引导,养成科学合理的用眼习惯;
(3)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资助开发健康教育课程, 向学生教授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卫生、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
(4)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改善居住和学习环境,帮助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项目6:希望工程心理健康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向农村青少年提供成长性社会支持,提 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网络素养,增强自我保护、维护合 法权益意识,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
项目内容:
(1)援建学校心理咨询室、活动室,为帮助青少年及时疏导心理问题提供场所,支持学校教师提高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能力;
(2)支持专业机构、社会组织与学校师资力量相配合, 面向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教育和服务,及时预防、发现、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3)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通过捐赠公益图书、开展公益讲座、丰富校本课程等形式,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使用互联网健康用网习惯,全面提高青少年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
(4)围绕灾害自救、伤害自护、网络自护、互助互救等 内容,资助开展公益课堂、组织公益活动、出版公益读物, 帮助青少年掌握生存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素质提升计划
新时代希望工程素质提升计划,着力从青少年全面发展 需求出发,不断拓展科技、体育、美育、劳动四个方面的重点项目。
项目7:希望工程科技“壮苗”项目
项目目标:与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有机融合, 通过资助援建科技创新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奖励科 技创新人才及项目,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提高青少年科技 创新能力、帮助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志向。
项目内容:
(1)面向农村小学,资助农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创新活动设备、实验课程资源、教师培训服务等,改善农村 学校科技课程条件,广泛开展以科学实验、科普阅读、科技 制作等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科技公益季活动;
(2)重点面向中学,以申报示范、援建支持、认定授牌等方式,通过提供实验室软硬件设施资助、项目活动经费支持、运行管理规范指导等措施,大力推进“小平科技创新实
验室”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共青团在中学阶段的育人平台;
(3)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创新营、科技嘉年华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
(4)开展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等活动,对于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较大创新潜质和成长潜力的青少年给予资助表彰。
项目8:希望工程体育“壮苗”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资助体育设施、开展体育支教、展示交流活动,促进体教融合,发挥体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帮助农村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项目内容:
(1)为农村学校配置体育园地器材设施,为青少年提供日常运动器材包以及运动服装、运动鞋等装备。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基础上,鼓励开展乐动汇等校园趣味运动会,营造浓厚体育氛围;
(2)开展大学生体育支教、体育教师培训交流,给予体育运动课程指引、活动经费支持,充实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
(3)开展希望小学篮球季、快乐足球冠军杯、希望运动会等展示交流活动。结合迎“冬奥”、办“冬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加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4)开展公益捐步、健康行等丰富多彩的体育公益活动, 在倡导体育精神的同时,支持农村教育发展。
项目9:希望工程美育“壮苗”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实施农村学校美育教育,增强校园美育熏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提升青少年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项目内容:
(1)加大资助农村学校美育设施投入。支持音乐、美术、 书法、舞蹈教室等项目建设,支持围绕民族(地方)特色文 化产品开展艺术教育;
(2)加大美育师资培养。开展公益支教、对口帮扶、专业培训等,提升学校美育教育师资力量,将美育融入到德育、 智育等全学科育人环节;
(3)加大美育展示交流。资助学校开展特色艺术活动, 支持希望工程合唱节、儿童剧巡演、绘画作品展示、音乐教育星愿基地等公益交流活动,扩大美育影响力。
项目10:希望工程劳动“壮苗"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青少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项目内容:
(1)充实教育载体。通过开展希望工程劳动一堂课、少先队活动等形式,面向青少年开展劳动宣传教育;利用劳动节等特殊节日,邀请劳动模范走进校园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2)丰富实践载体。针对青少年分层分类实施劳动教育, 为青少年搭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参观交流、实习实践等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3)资助农村学校建设劳动实践教室,配备劳动教育器材,开发快乐农场等实训基地,为劳动实践提供场所保障, 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紧急救助计划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青少年特殊困难,开展专项募捐和救助行动,重点实施“希望同行”紧急救助行动、“及时 雨”个案救助项目。
项目11: “希望同行”紧急救助行动
项目目标: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提供物资、资金援助,重点为因灾受困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方面的资助和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他们的影响。
项目内容:
(1)建立希望工程应急响应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政府发布的响应等级和救援指南,分不同层级启动“希望同行”紧急救助行动,在紧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募捐、应急物资援助、 困难青少年帮扶、学校重建、青少年心理康复等公益活动和服务;
(2)设立希望工程应急救助基金,做好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衔接,加强与相关公益机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合作,建立与团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联动机制;
(3)支持相关社会组织面向中小学校、城乡社区等开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能力训练。
项目12:“及时雨”个案救助项目
项目目标:面向个人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青少年,及时提供个案救助和帮扶,解决青少年本人和家庭实际困难,让团组织和希望工程品牌在青少年心目中树立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形象。
项目内容:
(1)建立希望工程“及时雨”个案救助平台,实现筹款、 求助、资助、反馈、互助一体化;
(2)重点关注突发疾病或重大家庭变故影响到学业的青少年,运用救助平台、救助基金、志愿服务、心理抚慰等方式,做到及时救助,精准帮扶;
(3)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对接“青 年之声”、“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等,畅通青少年个案求助渠道,稳定联系一批专家队伍、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 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等,提供监护、生活、教育、心理、医疗、康复、安全保护等公益服务和支持。
铸魂育人计划
铸魂育人是新时代希望工程的落脚点,是实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载体。该计划将重点实施文化传承、筑 梦夏令营、公益接力项目。
项目13:希望工程文化传承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文化传承项目,向青少年广泛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
项目内容:
(1)丰富学校育人载体,为学校配备红色经典、中华传统文化图书,建设国学书屋、文化长廊等软硬件设施,将希望小学打造成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2)开设希望工程红色教育课堂、中国传统文化课堂等特色课程,利用捐赠、探访、夏令营,以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向青少年传递希望工程红色基因文化,传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广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鼓励在希望小学定期开展红色经典、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诵读季、故事汇等公益活动。
项目14:希望工程“看世界”筑梦夏令营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希望工程“看世界”筑梦夏令营, 帮助农村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自觉将个人的梦想融 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项目内容:
(1)开展各种主题的希望工程筑梦夏令营、研学营等公益活动,在内容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格教育等内容。在营员对象的选择方面,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学生和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
(2)有重点、有计划地资助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团组织、 希望小学根据当地实际组织开展“看世界”筑梦夏令营,支 持各地创建希望工程“看世界"筑梦夏令营公益活动实践基地。
项目15:希望工程公益接力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希望工程公益接力项目,向青少年传递爱心,鼓励曾经的受助者回报社会,培育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青少年成长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
项目内容:
(1)面向希望小学开展同升国旗、同唱一首歌、街舞接力等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公益接力项目,向广大青少年传递希望和爱心,带动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青少年向上向善;
(2)鼓励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希望工程受助人参与希望工程公益宣讲、 希望工程爱心支教、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受助生 爱心接力者的力量,服务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青少年;
(3)树立希望工程爱心接力典型,邀请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希望工程受 助人讲述爱心故事,成为希望工程的公益使者,成为希望工程的接力者和传递者;
(4)开展“希望工程公益周”主题宣传活动,弘扬希望工程传递爱心的公益文化。
三、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各个项目能够结合各地实际落到实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要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组织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齐心协力奋斗,以扎实的工作确保各个项目取得实际成效。
――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共青团青基会系统规划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研究和监测等功能,形成做大做强新时代希望工程的合力。中国青基会建立资源定向传递和可持续性保障的行动引领机制,发挥“头部公益组织”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工作支撑,整合资源支持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实施项目。各省级青基会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项目指引》 形成各自特色的希望工程项目“产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行动,释放推动希望工程的强大能量,与中国青基会共同 组成推动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动车组”。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项目为牵动,优化人员配置,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分级分批组织共青团青基会系统工作人员培训,定期集中交流项目实施经验,提升公益专业素质。推动团委机关和青基会工作人 员双向交流以及中国青基会和地方青基会之间工作人员双向挂职,优化人员能力结构。推动各级青基会建成学习型组织,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干中学”、“事 上练”,提高组织和每一名成员的竞争力。加强青基会系统文化建设,形成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独特的公益组织文化。
——加强品牌建设和风险防控。规范全国希望工程品牌使用许可制度,保持品牌形象、行为规范、评价体系的一致性。共青团青基会系统建立健全项目开发、实施、评价全链条的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培养受助生成为希望工程公益大使和公益火种,支持青少年参与建设希望工程文创产品库,维护和提升希望工程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推进互联网战略转型。推进互联网思维在全业务全 流程全系统融合应用,推动品牌重塑、项目升级、组织联动、 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建设“智慧希望工程”,以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建,优化实施流程。创新社会化动员模式,坚持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并举,拓展不同时机、不同场景和不同主题的捐赠参与,不断完善用户体验。牢固树立互联网理念,强化青基会人人的互联网思维培养和知识运用,激发全员对公益全链条的不断探索完善。
——跟踪做好项目监测评估。各省级青基会根据《项目指引》统筹制定本级筹资和资助目标规划,跟踪实施进度和监测项目成效。鼓励各地优化产品设计逻辑和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创新项目内容和实施形式,不断追求实现助学育人目 标。中国青基会通过以系统内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目进行专业评估,奖励推广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 推动新时代希望工程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在全国上下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 希望工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展望新时代,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要坚定不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的重要要求,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