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思语”刊发我院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豫有引力青年行 |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在行走中传承文化,在实践中感悟精神
作者: 时间:2024-09-05 点击数:
2024年09月02日 17:31 河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4年暑假期间开展“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
河南各高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开封、郑州、信阳、南阳、安阳足迹为主线,以“金色文脉”“红色印记”“绿色守望”“蓝色创想”为关键词,各自组队,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行走中原大地,切身体验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伟大变革,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坚定责任担当。
为充分反映各高校的生动实践,分享研学成果,“豫教思语”推出“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主题网络巡展。今天,一起来看“金色文脉”“红色印记”——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8月11日—13日,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积极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前往安阳殷墟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开展了“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生动实践——“金色文脉”
1.探寻文明之源 感悟文化魅力
殷墟——文明的见证
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安阳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同时,也是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国记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大量玉器、陶器、建筑遗址,系统展现了辉煌灿烂的商代文明。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团成员一同走进古老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领略中华文明不断焕发的蓬勃力量。
殷墟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风采,特别是以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为主体的殷商文化,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看到,时至今日,殷墟考古仍不断带给世人惊喜,持续传递着距今3000多年的文明回响。
甲骨文——文字的起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它们不仅是汉字的前身,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透过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成员们看到祖先的生活状态,上至王室宗法、占卜制度、外交征伐,下至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善用此次生动实践素材案例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生动实践——“红色印记”
2.追寻红色足迹 领悟伟大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一首《定叫山河换新装》唱出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动人故事。在红旗渠中,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同一种精神。
循足迹——忆峥嵘岁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州市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重温那段光辉难忘的历史,感悟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纪念馆与整个红旗渠工程遥相呼应,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展馆内一个个逼真的模型,展现出红旗渠的儿女们坚韧的精神面貌;一张张珍贵的黑白照片,铁锤、油灯、小推车等修渠工具,再现了河南省林州市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历程。
访印记——传红色精神
站在渠埂上,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静静流淌。20世纪60年代,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如今,红旗渠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见证了林州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丽篇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镌刻着民族奋发前行的印记,是中华儿女永远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资源自带思政教育元素,与“大思政课”目标高度契合。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要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通过本次生动实践和学习,师生一起探寻了中华文明的古老密码,在殷墟一眼阅尽千年,感受远古甲骨文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悟红旗渠精神,感受到那股穿越时空而来的不屈与奋斗的力量。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堂”中,大家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坚定责任担当,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实践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