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接商丘市科技局通知,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是河南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单位治理机制健全,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具备承担项目实施的能力;同一申报单位须通过单个推荐部门申报,不得多头申报。重大项目应有明确的成果应用单位,最终研究成果要能够应用于起草制定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文件、工作方案等重大决策中。
(二)各主管部门及申报单位限额推荐。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不超过5项。
(三)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材料时,须按照填报要求注意信息回避。此次网络评审将采取“一随机、两自动”的双盲评审方式,计算机随机抽取专家、自动进行项目分组、自动通知专家,最终依据网络评审结果确定项目立项。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回避的,将按无效申报处理。
(四)同一项目已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严禁重复或变相重复申请专项资金立项支持。同一项目申请人已承担省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尚未结项或验收的,不得申请新的项目资金;在同一类科技计划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得再以项目主要完成人(前三名)的身份参与其他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原则上每年只能承担一个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申报同一年度多类计划项目的,将根据各类计划项目立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查重确定。
(五)加强信息公开公示,项目申报单位拟推荐项目情况需经内部公示,公示无异议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单位)审核推荐。省科技厅在项目受理、立项、结项等三个环节实行网上公开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二、申报程序
此次申报统一实行网上申报,拟立项项目公示前不再要求报送纸质文件材料;对立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须在线打印正式申报材料并签章报送(另行通知)。
(一)项目申报。申报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登录“河南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平台(http://xm.hnkjt.gov.cn/)”填写项目申报书和预算申报书,提交至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单位)。
(二)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单位)严格按照申报指南和限额推荐要求,对审核通过的项目进行网上提交。
(三)系统填报。在线填报、提交申请材料的时间至10月23日17:30,申请省财政经费资助项目须填报预算申报书。重大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30万元,重点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12万元,一般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3万元。请按支持额度做好项目经费预算。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晚于2020年12月;一般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一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晚于2019年12月。
请各项目申请人、单位管理员和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时间要求进行填报、提交并审核推荐,逾期不再受理;系统关闭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再修改、补充申报材料。
四、联系咨询
(一)项目指南、申报业务咨询
0371-65956116 65907334
(二)系统注册、填报、退回等问题咨询
项目申报:张德杨 0371-65831885
电子邮箱:hnskjxmsb@126.com
预算申报:张会娟 0371-65966242
校内咨询
联系人:从国彬 张涛
电 话:3778193
附件:1. 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指南
2.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申请书
附件:1. 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指南
支持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重大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30万元,重点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12万元,一般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3万元。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晚于2020年12月;一般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一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晚于2019年12月。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行后补助。立项当年拨付60%资金,验收通过后拨付剩余40%。
一、重大项目
1.我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我省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二、重点项目
1.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研究
2.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片区统筹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3.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研究
4.河南省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5.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研究
6.河南省建设开放式创新体系研究
7.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发展情况调查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河南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河南高新区创新发展情况统计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0.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11.NSFC-河南联合基金实施成效评价及对策研究
12.河南省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独角兽)培育发展及评价研究
13.河南省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与运营绩效研究建设双创升级版
14.河南省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15.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研究
16.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
17.河南省创新型市县评价体系研究
18.省属转制科研单位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9.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的政策体系和评估分析研究
20.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21.河南省星创天地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22.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
23.河南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24.省属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5.河南省技术市场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6.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27.河南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28.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及管理体系研究
三、一般项目
在下列主题中选择申报,自行命题。
1.河南“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评估评价研究: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对“十三五”河南科技发展战略、体制机制、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政策措施进行评估评价,从河南发展的纵向和与周边省份对比的横向两个纬度进行实证分析,全方位、多因素深入进行研究剖析,为 “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等提供战略咨询决策服务。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聚焦“四个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和“四个融合”(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国家与地方、产业与院所融合)开展现状、对策、路径等研究。
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研究;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重大政策研究;依法行政,推动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研究;禁毒、戒毒与戒网瘾对策研究。
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深化“三评”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优化科研管理、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双创”升级版,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方面研究。
5.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模式创新研究:围绕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重点分析河南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特点和难点,研究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财政引导基金、科技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政策等。
6.创新政策执行评估研究: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对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推动构建政策评估制度体系。
7.科技人才管理有关问题研究:围绕国家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和要求,在统筹设立科技人才计划、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及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稳定支持等方面开展研究。
8.会计领域专题研究: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会计改革与发展,深入研究会计领域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理论机制创新,重点在财税改革、政府会计改革、预算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应用与推广、内部控制建设等领域开展探索研究。(会计软科学研究由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择优采用后补助形式进行经费支持)
附件2:.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申请书
项目类别 ( ) | 1、重大项目 2、重点项目 3、一般项目 4、会计专题 |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申请书
(软科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签章):
项目负责人:
推荐部门(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制
填 报 说 明
1.根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申报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必须填报《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申请书(软科学)》。
2.“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应认真填写,表述准确,实事求是。其中引用的名称、数据等内容均应标明出处,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明全称。
3.申请书第二、三、四、五部分不得出现项目负责人、申请单位等相关信息,否则按无效申报处理。
4.若项目申报者有合作单位,请填合作单位概况,且必须在“申请书”后附合作协议(合同)。
5.“申请书”中未列但需说明的内容可加附页,相关技术文献等材料应作为附件一并报送。
6.“申请书”打印规格统一使用A4纸,4号宋体字,书籍式装订成册。
一、概况
| 项目名称 | ||||||
预期主要 成果形式 | ( ) | 1、论文2、专著 3、研究报告 4、应用证明 5、其他 | |||||
经费投入(万元) | 申请省拨款 | 地方投入 | 银行贷款 | 自筹 | 其他 | ||
项目起止时间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民族 | ||||
党派 | 单位 | 身份证号 | ||||||
职称 | 职务 | 现从事专业 | ||||||
手机 | 电子邮箱 |
申请单位概况 | 单位名称 | |||||||||||||
单位性质 | ( ) 1、高等学校 2、科研院所 3、医疗卫生机构 4、其他 | |||||||||||||
注册时间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通信地址 | ||||||||||||||
联 系 人 | 手机 | |||||||||||||
邮政编码 | 电子邮箱 | |||||||||||||
开户银行 | 账号 | |||||||||||||
信用等级 | ||||||||||||||
职工总数 | 中级职称技术人员 | 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 ||||||||||||
研发(R&D)人员数 | 人 | 上年度研发(R&D)经费 | 万元 |
合作单位概况 | 单位名称 | |||||||
所属区域 | ( )1、国内 2、国外 3、港澳台地区 | |||||||
单位性质 | ( )1、企业 2、科研院所 3、高等学校 4、其他 | |||||||
企业登记 注册类型 | (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股份合作企业 4、联营企业 5、有限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 7、私营企业 8、港澳台投资企业 9、外商投资企业 | |||||||
注册时间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通信地址 | 电子邮箱 | |||||||
联 系 人 | 手机 |
二、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
(包括立项依据、意义,项目负责人标志性成果、学术代表作、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等科研情况,我省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和趋势等) |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四、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
五、预期成果
六、项目参加人员情况(项目负责人情况不再填写,参加人员不超过6人)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民族 | 党派 | 身份证号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现从事专业 |
|
负责人: (签章) |
年 月 日 |
|
负责人: (签章)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