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88优德最新版本下载举办河南省第二十六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04-25浏览次数:

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减负增效、加强协作与交流,经研究,决定举办河南省第二十六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现将有关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 2.0”)已经实施的学校。

  二、项目设置与说明  

    (一)项目设置

     本届活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组别设置项目。

     1.基础教育组(含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能力提升工程 2.0 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优秀案例。
     2.职业教育组: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3.高等教育组:微课、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二)项目说明

      1.课件: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方法与评价进行设计、制作完成的应用软件。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高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 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中等职业教育组微课作品鼓励体现技能训练(包括训练模式)。

      3.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是指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与认知的工具,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且教学成效明显的教学活动案例。

      4.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案例。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见习实习教学等多种类型,采用混合教学或在线教学模式。鼓励思政课、教师教育类的信息化教学案例报送。

          5.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案例:作品提交单元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视频,视频内容为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视频以职业岗位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围绕单一和明确的实践性教学主题,以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工作项目、典型任务、技能操作、实验实训过程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鼓励将行家里手、能工巧匠等引入教学,开展双师或多师协同合作的教学,实现深度校企合作。可分为以助教为主的教学案例和以助学为主的教学案例。以助教为主的教学视频反映一堂课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帮助教师观摩和研究教学方法;以助学为主的教学视频突出教学演示与操作等,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6.优秀教育电视节目:是指教育电视新闻、校园电视作品、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等交流、展示类视频资源。
      7.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优秀案例:是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2.0 项目的学校在整校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典型经验。  

  三、资格审定

      项目作品要按照文件中所规定的范围、标准进行设计、制作,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展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整合并利用优质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
      课件、微课作品限作者一名;其它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三人,每位参加活动教师(第一作者)限报送一件作品。
      作品须为原创作品,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品作者承担。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弄虚作假行为,一律取消
参加资格。

  、报送办法与名额分配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依据“组织单位作品推荐参考指标”(附件)严格评选,择优推荐。2021年6月20日前报送至1号楼456室。

      联系人:洪辉、孙博成

      电话:0370-3251628  660999